古镇法官
2017-06-06 09:36:04
法院

古老的小镇,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皮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咚咚”的声响。脚步声突然停住了,声音的主人犹豫走哪条巷道之际,正在古树下消遣的人们看见了他们,像熟人一般走上前为他们指明方向……

这并非发生在电视屏幕里,而是溱潼法庭法官工作中普通的一幕。法庭位于溱潼古镇的西南角,十名工作人员,辖区包括四个乡镇。溱湖风景区和渔业社,因其位置正好位于溱潼镇内,法庭与古镇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古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巷道纵横交错,置身其中无异穿行于迷宫。对初到法庭工作的我们而言,上门送达是最费时费力的事情。东西巷、南北巷,东西南北晕头转向。即使找到目标巷口,精确到门牌号也是难题。有些被年画遮挡,有些干脆没有门牌,还有年久失修的房屋根本没人居住。很多时候向居委会和老街坊们求助,有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在古镇办案的优势了。要知道,在城市小区,邻里之间陌生疏远,在古镇街坊,大家之间知根知底。因此在古镇送达是法庭人的必修课之一。若不能及时送达,则需要进行公告。古镇中的几个社区合署办公,穿过幽幽小巷,可至千年槐树边的公告栏。每次张贴公告后,我们都会驻足片刻,感受老槐树的沧桑气息。据说这是董永与七仙女喜结良缘之所。也许数百年来,古镇府衙也曾将文书告示张贴于此,穿越千年时光,现在轮到我们来完成这项工作。老槐树不仅见证了爱情,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由于历史久远,古镇内的建筑呈现房邻房、瓦挨瓦的特色。近几年改扩建工程的增多也引发了邻里之间涉及通风、排水、采光的矛盾,这是具有古镇特色的案件,除了法庭里面的庭审,现场查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双方当事人的注视下,法官带着卷宗和卷尺,一会蹲下查看房基,一会站到桌椅上测量房高。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放之四海而皆准。

古镇的另一特色是四面环水,有渔家索性在船上安了家,法官有时也需要登船送达或调查情况,走过摇摇晃晃的船板,钻进狭窄的船舱,与某起赡养案件的当事人面对面交谈,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要是没有点水性还真适应不了古镇法官的工作。

法制轻喜剧《小镇大法官》的热播,让百姓对基层派出法庭工作的情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艺术往往取源于生活,王德忠庭长和姜浩法官在荷塘镇办案故事自然也可以被我们所借鉴和学习。在基层派出法庭工作,并非那么高高在上,法官不是天天正襟危坐在审判席上,简单的敲击法槌,他们需要走到群众中去,进古镇、访院落,了解当事人的心声,为维护古镇千年来的祥和安宁发挥古镇法官独特的作用。